迁怒(捉虫)_红楼老太太
龙腾小说 > 红楼老太太 > 迁怒(捉虫)
字体:      护眼 关灯

迁怒(捉虫)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当晚,贾珠在舅父离开后,去了西苑见他母亲王氏。

  王氏这般时候已经知道贾政回送她归宁,身上的怨气少了许多,很难得没有难为贾珠,还对着贾珠落了眼泪,表示她很后悔。

  王氏说道“珠儿,母亲也不知道当初为何做了那样的蠢事,母亲真的很后悔,其实我并不是想要出卖荣府的利益,我只是想,只要你舅舅的权势能够压制荣府,你祖母肯定会让母亲管家,你父亲也会对我好一点。

  珠儿,你不知道,自从去了金陵,你父亲就没跟我好好说过话,就像是我屋里有毒,从来去了转身就走,我是没办法啊”

  贾珠前来,是为了明日归宁的事情,他希望母亲能够顾全大局“母亲,您跟父亲析产别居只是家庭内部的事情,儿子希望明儿您能跟父亲和平相处“

  王氏马上应了“这是自然,珠儿,你能不能让父亲见我一面,母亲想跟他当面赔罪”

  王氏想的很美,既然哥哥说了她能征服贾政就能保住二奶奶的位置,为何要等到日后

  眼下就拿下贾政不就成了何必让那侧枝女子进府

  贾政是她的,她才不要什么侧枝女固宠。

  贾珠闻言只有苦笑,到了如今的局面,母亲还这般天真,以为一点点软化,就能扭转大局不成

  番薯凝聚着祖母的心血,一个国公夫人亲自下地,见天的往一个荒野山村里跑,好容易出了结果,母亲却想盗取,搁在他这个儿子也不能谅解。

  何况是祖母那等说一不二的果决之人,岂能容忍

  贾珠曾私下听见过祖母跟赖嬷嬷说过,她能够容忍蠢笨之人,却不能容忍狠毒之人。

  贾珠想,自己母亲只怕就是祖母嘴里的狠毒之人。

  虽然贾珠不知道祖母为何这般评价母亲。

  但是,贾珠觉得祖母不是胡言乱语之人。

  祖母不是仗势欺人之人,祖母是那种有远大志向,并努力将志向变成现实的人。

  祖母不爱招惹是非,但是,谁若惹了祖母,下场必定很惨。

  这是贾珠自从到了金陵,被接到祖母身边教养之后所听所见的感悟。

  族里那是叔祖叔伯,凡是仗势欺人的都被祖母清除了。

  那些试图不轨的下人全部消失不见了。虽非贾珠亲眼所见,却能猜到这些人的下场。

  祖母虽然有时候做事狠绝老辣,但是,祖母却怜贫惜老,救助弱小。

  自从贾珠记事开始,准确说是从三年前开始,祖母每年都会捐赠几百石米粮,去年一年,因大伯父亲科举成功,祖母说是为了报答上天护佑,更是捐赠了一千石米粮。

  基本都把金陵的仓库搬空了。

  荣府有私田两万亩,最近三年的出息,基本都被祖母拿出去做了善事了。

  荣府的开支都是东省地的两万多亩功勋田。

  贾珠有时候就在想,若是祖母能够到朝廷做官,必定是个赏罚分明,牧民一方的清官能臣

  再看自己的母亲

  贾珠叹口气,他只是希望母亲能够不闹腾,不要为了一己之私,让大家太难堪。

  对于母亲要求面见父亲,贾珠根本不做考虑。

  不说今日要给张夫子接风洗尘,即便父亲有空,肯定也不会答应。

  贾珠言道“父亲今日没空,要给张夫子接风洗尘。

  母亲您不必失望,明日父亲会护送您归宁,您有话明日再对父亲言讲也是一样。所以,母亲您明儿不要再跟父亲起争执,等舅父留下了父亲吃酒,那时候您再慢慢跟父亲沟通,可成”

  王氏本来想今日就跟贾政见面,抢在王氏侧枝女进府之前跟贾政和解。

  如今贾政有正事,也只能罢了。

  不过,王氏觉得她还是很有机会。必定当初新婚之时,她跟夫君贾政还是有过一段神仙般的美好日子。

  翌日,清晨。

  贾珠贾琏贾琮元春四人,身着儒生袍子,在祖母与父母的见证下,拜了孔夫子的圣坛,再拜了杜夫子,成了杜夫子的正经学生。

  元春最为高兴,她也算是入了儒门,做了儒生了。

  杜夫子之所以同意元春入私塾读书,也是因为江南文风鼎盛,大多数人家都不反对女子读书。

  再者,贾珠贾琏才是他的正经学生,贾琮元春一看就是跟着凑热闹的主儿。

  荣府待他如上宾,也不是什么违背礼法之事,他乐得顺手抬个庄。

  石梅可是不马虎,学生从两个孩子变成四个孩子,三节两寿的东西也增加了,束脩也增加了。

  增加两个孩子,荣府给他增加了十两的月例。

  闹得杜宗元有些不好意思,答应离开之前替荣府介绍一位举人坐馆。

  林如海认得的穷人少,杜宗元的穷同窗可就多了。

  再者,林如海眼前顾不上岳父家的事情,他正在整饬宅邸,装修房屋,预备年后迎亲。

  石梅这边就更加忙碌了。

  贾赦要准备考核,石梅拜托了贾敬带着贾赦重新回到京都勋贵的圈子。

  贾政析产别居,石梅得替他装修新的宅子。买了两套三进的宅子,拢共花费了一万二千两银子。

  然后,还要花费银钱整修,装饰,栽种树木,清理池塘。

  石梅准备在明年三月,贾政放榜之后,给他分家,独立门户。

  贾敏要出嫁,石梅要替她准备嫁妆。

  贾敏的软嫁妆都准备齐全了。

  贾母从女儿落地,就开始替她置办嫁妆。

  如今贾敏的葳蕤轩里已经堆山填海的摆满了珍品古玩。

  小库房里也堆满了嫁妆。

  贾敏的嫁妆只剩下木头家具还有欠缺。

  十月二十八,良辰吉日。

  张氏带人去了林家丈量了林如海的居所梅园。

  林家是三进的院子,内里却别有空间。

  林家把左右的民宅买过手,东边的民宅改建成为下院,专门供林府的下人们居住。

  西边改造成花园子。

  三进的院子,基本每进院子都自带花园子。

  头一进是林如海是外院,用作招待客人。

  如海的书斋也在头进。

  林母住在二进正房正院。

  第三进才是林如海的新房。

  林如海把后花园的与西边的院子打通了,成为一个大花园子,池塘边种满了各色梅花。

  第三进院子,林如海亲手题写了门楣双梅园。

  张氏笑了笑,丈量了尺寸,回去跟石梅报备“妹夫真心用了心思,四妹妹没过门,已经被当成了宅邸的主人了,新房题名双梅园。”

  石梅却没做表达,她宁愿林如海俗气些,弄个莲园榴园。

  贾敏闻听消息,却是暗暗欢喜,绣着嫁衣偷偷的笑。

  眉眼的欢喜都要流出来。

  冬月初三,王氏在娘家住了半月之后,回到荣府。

  在贾氏族长贾敬,与王氏兄长王子腾的见证下,贾政与王氏签字画押,订立了析产别居书。

  此事在族里只有贾敬这个族长知道,家里只有石梅贾赦夫妻,孙子辈只有贾珠知道,其余人等一概不知。

  年前的时间,王氏暂时住在西苑。

  贾政则住在前院书斋。

  贾珠元春上学时间住在荣庆堂,休沐时间回去探望王氏。

  除了休沐日王氏指使贾珠叫了贾政几次,碰壁几次,总体上说,一家人三下里,算是相安无事。

  石梅对王氏贾政之间的关系一概不理,即便贾政又睡了王氏,她也是无所谓。

  总之,她不会再把王氏收入门墙就是了。

  冬月初八,京都一年一度的冬猎盛宴开始了。

  嘉和帝自以为文武双全,每年都会这一日带领京都勋贵,皇亲国戚到西山围场比武狩猎。

  借此机会考核勋贵,同时招收大内侍卫,也借机会扩充锦衣卫。

  今年的考场热身,就是京都的勋贵承袭考核。

  贾赦得在万众睽睽之下,完成弓马骑射。

  其实,贾赦能够成为武举人,完全可以免考。

  但是,袭爵考核乃是朝廷新政,因此,你是武举人也得走个过场。

  借此昭示朝廷律令的公正无私。

  贾府石梅张氏婆媳也接到了冬猎盛宴的请柬。

  冬猎盛宴,在朝廷是选拔人才,在贵妇人们却是相看女婿媳妇的盛宴。

  原本贾敏要在家里绣嫁妆,却是石梅心有打算,说服了贾敏参加冬猎盛宴散散心。

  入门卷也没问题,杨氏患病,小杨氏上不得牌面,贾敬根本不许她出门应酬。

  贾敏正好可以顶了杨氏的名额,堂堂正正的入座观景阁。

  这一日石梅张氏贾敏三人身着贵重的貂皮大氅,头上戴着毛皮兜帽,手里捧着卧兔儿。脚下踩着长筒的鹿皮靴子。

  石梅贾敏都在修炼,觉得身上微微出汗,唯有张氏有些畏寒。

  石梅没有教导张氏修炼,一来不知道她没有根骨,二来,不知道这个媳妇接不接受婆婆会修炼的事情。

  至于什么是根骨,石梅自己也是半吊子,不甚明白。只有等修炼了才会知道。

  教导贾敏是因为贾敏身子弱,也因为贾敏是林妹妹的母亲。

  女儿有仙缘,母亲差不了。

  石梅准备翻年空闲了,教导贾珠贾琏修炼,看看这两小子有没有修炼的根骨。

  且说这日石梅带着张氏贾敏坐了马车,在贾政贾赦的护送下前往御街汇集。

  陛下皇后的龙车凤攆尚未出宫。

  勋贵清贵的车架都是按照官阶排列。

  皇亲国戚排在前面,荣府这等民爵排在末尾。

  荣府跟四王八公都有交情,见面不能装作不认识。

  石梅派了赖嬷嬷带着四个小媳妇前往四王府的王妃的车辇前请安问好。

  北静王妃正因为北王胡言乱语,惊吓了荣府女眷,心里有些不自在。

  前些日子去荣府也是一群人围着,没跟荣公夫人私下说上话。

  因此派遣了陪房嬷嬷前来邀请石梅贾敏母女与她同坐。

  王妃如今没有儿媳妇,一个人坐着朱轮华盖的大马车,宽敞的很。

  石梅让赖嬷嬷给了前来的四位嬷嬷人手一个装着如意玉佩的荷包,笑道“还请嬷嬷替臣妇感谢王妃的厚谊,等下到了猎场,我们再去给王妃请安。”

  不说陛下不允许王公大臣私下来往,八公府的诰命都在后面排队等候,她们婆媳母女去了前面,不是拉仇恨吗。

  石梅只想闷声晋级,不想惹麻烦。

  北王府的嬷嬷金银见得多了,石梅打赏的却是玉佩,这是尊重她们的主子,也是给她们脸面。

  这四人回去自然替石梅说话,向王妃分析了荣府的难处,家里没有撑门面的人,一群女眷只有低调守拙,不敢丝毫逾越。

  北王妃也觉得自己心急了,按下心情,思忖着,等去了猎场再跟荣公夫人解释一番。

  石梅卯正到达御街。

  辰正,宫门方才开启,首先出来两彪兵马,二十四名宫廷侍卫,身穿铠甲,手持横刀弓箭。

  这是皇帝的亲卫,御前侍卫队。

  然后,是骑兵卫队,也是二十四骑。

  再后面是大阵仗的宫廷乐队。

  乌泱泱的一大阵,石梅估摸着至少五百人。

  再后面是五颜六色的旗阵。

  京都随行的文官武将,功勋子弟,就跟着这个方阵。

  再出现的就是陛下龙车,左右两员虎将,腰挎宝剑。

  贾代善从前多半时间就在这个位置。

  如今这两人石梅也认得,一个是王子腾,掌管着京都的卫戍部队。

  一个是忠靖王,掌管着皇宫内的侍卫处。

  再后面是八个禁卫方阵,两名大将在前,后面兵卒无数。

  一个个手执刀枪剑戟,端的是威严赫赫。

  这个禁卫后面才是京都随行官眷的车马。

  石梅的车架按照顺序进入队列,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

  官眷的车架之后,是庞大的卫戍部队,约莫五千余人的规模。

  石梅知道,一般这种狩猎的活动,还有先头部队提前进入猎场,清扫战场,设立擂台。

  这一回去西山围猎,陛下动用的队伍估计在万人以上。

  大部队到达西山猎场已经午时初刻。

  到达西山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陛下赐膳。

  猴冷的天气,临时搭建的御膳房,皇帝的吃食如何,石梅不知。

  但是,石梅娘儿们的饮食简直难以下咽,荤菜是鸡丁蹄髈,硬的能把牙齿崩断了。

  青菜上凝结了白花花的油脂。

  米饭虽然冷了,还能嚼得动。

  好在一般勋爵人家都有经验,大多都自带食物。

  荣府带了一口袋云吞,再有虾皮,香酥鱼块,鸡翅鸭翅这些卤味。

  车上有碳炉子,荣府分到了一个小营帐,烧水热菜很方便。

  拇指大小的云吞很快就煮熟了。

  石梅这边刚吃了云吞,北静王妃的管事嬷嬷就到了。

  却是北静王妃邀请石梅过去叙话。

  这般时候,许多公府王府的女眷都借着赠送食物相互走动。

  石梅带着张氏贾敏,也提了食盒假装去王府的营帐献宝。

  北静王妃的营帐还很空,很显然,王妃首先邀请荣府女眷。

  瞧见石梅会带着女儿媳妇。北静王妃愣了下。

  她准备跟石梅说些私房话。

  石梅带着女儿媳妇,很显然不想跟她深谈。

  北王妃很快恢复了正常。

  首先把贾敏夸赞一回,说是怎么养的,这般冰雪聪明。

  又夸赞石梅好福气,媳妇这般贤惠,孙子孙女都有了。

  最后感叹自己没福气,王府人才凋零。

  北王妃眼圈都红了“上回我们王爷也是因此,才失了体统,还请夫人勿怪。”

  北王妃其实想说三年前的事情。

  宫廷政变,四王八公都在,却是只是死了贾代善一人。

  四王八公既没救下贾代善的命,事后也没替他争取到死后哀荣。

  大家都觉得欠了荣府。

  石梅一再表示,这些事情已经过去了,大家还是往前看。

  外面又有女眷前来拜访,北王妃这才匆忙跟石梅提点道“荣公夫人离京三年,只怕不知道就京都这三年的贵圈变化。

  大长公主府的驸马爷两年前病死了,他是在三年前的宫廷政变中受了伤,脱了一年死了。

  公主府的长子也是三年前废了一条腿,他们家的二公子,蒙陛下圣恩,要参加侍卫选拔。

  荣惠郡马爷三年前死在乱箭之下,他们家的长子也是这回投考大内侍卫。

  再有废太子的长子长女,陛下于今年的万寿节,册封废太子长子为义忠郡王,女儿为荣昌郡主,指婚给了缮国公石家的次子石光璃。”

  这些消息石梅都知道。

  然,北王妃特特提出来,难道这些人要针对荣府

  石梅问道“王妃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北王妃道“是我家王爷特特交代,转告贵府长公子狩猎的时候警觉些,免得着了恶人的道。”

  石梅听到这里,心有所悟。

  这些人在三年前吃了亏,不敢怨恨陛下与废太子,无廉耻的迁怒荣府。

  张氏与贾敏慌得不行“母亲,得快些通知夫君大哥”

  可惜的是,这时候贾赦与贾政跟一些前来投考的勋贵子弟,正随扈在皇帝身边。

  谁敢去皇帝面前找人

  再者,石梅并不担心。

  贾赦这人猴精,他没武功都活到须发皓白。

  而今身怀绝技还怕人算计

  真当荣府是软柿子

  谁还不会搞事呢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t6.cc。龙腾小说手机版:https://m.lt6.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